治未病科简介
治未病科(内设肩膝关节病中医康复门诊、汗症中医门诊)是以开展中医传统特色外治疗法为主,辅以中药内服,并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临床治疗科室。科室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为核心理念,开展有以下诊疗技术:一是传统特色外治疗法,如李氏气机诊疗法针刺(温针灸、火针、岐黄针)、松筋整骨疗法、刮痧、拔罐(药物罐)、放血、穴位注射与埋线、火龙灸、隔物灸、砭石疗法、伏九贴敷、中药外敷内服、中医体质辨识、关节松动术、运动训练、理疗等,诊疗范围包括呼吸系统、妇科病、儿科病、消化系统、肿瘤疾病、皮肤病、神经系统、痛症病等病症,以及亚健康的调理;二是李氏气机诊疗法:该体系推崇"中焦运,升降逆乱"的病机理论,集诊法(李氏气机面诊、李氏气机舌诊)、内治(李氏气机方药)、外治(李氏气机针灸、自血、放血、拔罐、埋线、小儿推拿等)、预防、康复五位一体,通过调节人体"脾升胃降、肝疏肺肃"为主的气机周流体系,实现人体"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三是肩膝关节病康复疗法,如针灸、正骨手法、拔罐、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穴位贴敷与注射、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技术,关节腔注射技术、动态关节松动技术、整骨手法、理疗、运动训练、传统功法锻炼等;三是在治未病理念的指导下研制有中药香囊、足浴包、茶饮包等产品。
科室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围绕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针对健康、亚健康、易患疾病人群、慢性病患者及病后康复等服务对象,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指导、中医病前状态调养、中医传统外治疗法等特色服务项目。
诊疗范围
1.体质失调人群:中医体质辨识符合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等偏颇体质者。
2.亚健康人群:自觉有不适或衰退表现或憔悴而又不符合医学有关疾病的诊断标准的人群。如有易感冒、易疲劳、易失眠、易“上火”、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人群。
3.病前状态人群:体检有理化指标一场,自觉症状不明显,但容易发展为某类疾病的人群。常见病前状态有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肥胖、颈肩腰腿痛、代谢综合征、经前综合征等。
4.慢性病稳定期人群:已确诊有各种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冠心病、慢性胃肠炎、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等或急性病恢复期如中风后、心梗后等目前处于稳定期的人群。
5.肿瘤放化疗期中期后人群:处于肿瘤放化疗后身体虚弱、脱发、呕吐、食欲不振、白细胞低下等人群,用中医特色治疗减轻放化疗副反应及改善生活质量人群。
6.其他特殊期人群:发育期少儿、生育准备夫妇、老年人等有中医调养需要人群。
专科特色
1.隔物灸法:以艾灸箱在铺布中药的经络穴位上温灸,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深入病灶,温经散寒、祛风化湿、通络止痛,主要治疗寒湿型的各类痛症,如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以及虚寒型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痛经、慢性盆腔炎、宫寒不孕、闭经等。
2.伏九贴敷疗法:是指在三伏天或三九天采用具有温通散寒的药物贴敷穴位,针对各种阳虚型疾病人群,具有扶正祛邪、调补阴阳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3.砭石疗法:以“温刮”助于宣通瘀结的经络,扶助人体阳气,具有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炎、颈椎病、肩周炎等。
4.松筋疗法:根据中医辨证选经、选筋、选穴,以牛角等辅助工具在相应经、筋、穴位处用柔和的手法疏通堵塞经络,再配以相应中药、艾火温灸,主治各种急、慢性颈肩腰痛症。
5.拔罐疗法:通过罐内负压的作用打开毛细血管和毛汗孔,使局部产生收缩和冲挤的相互作用,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排出体外,达到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类中医病证。
6.火龙灸:是在人体的背部督脉和膀胱经上,根据患者病证的辨证,配伍不同的药物,借助艾绒温热的药力及火的热力,加上经络、穴位和生姜的作用,可祛风散寒、温阳通络、扶正固本,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


